财新传媒
2013年06月30日 00:19

互联网上的公民教育

 

在互联网的时代,公民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或纸媒的报刊了。网络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互联网公民教育的最大优势就是便利、迅速而不断更新的充足信息、多种多样的教育和参与项目,以及为网民提供的互动机会。从事公民教育的网站往往与新闻网站不同,它们有专门的宗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继承了纸媒文字思考和讨论的传统,也承担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后续职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小学逐渐普及,成为公民教育的大学。...

阅读全文>>
2013年06月22日 08:25

不说真话,发誓无用

不说真话,发誓无用

 

有报纸刊登了一篇《党员相信党性如同基督徒相信上帝》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革命,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谈笑从容。有一天,却不得不在自己的队伍中为自己辩诬。在被认为孤证难求时,他艰难而坚定地说出这几个字:‘我以党性保证’。如同基督徒心目中的‘上帝’,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以‘党性’为自己作保,在神圣性上,丝毫不逊于基督徒‘向上帝发誓’”。

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阅读全文>>
2013年06月12日 05:31

宗教、文学和科学中的“妒忌”

宗教、文学和科学中的“妒忌”

 

习俗道德把“妒忌”(envy)视为一种缺德、罪过和恶,这主要是受宗教和文学的影响。这种对妒忌的看法在美国的进化心理学里往往被加以修正,妒忌成为一种“有用”的心理功能,道德色彩也因此变得模糊。

基督教的“七宗罪” 都是因为对爱的遗背所致,分别是饕餮、贪婪、纵欲、懒惰、妒忌、骄傲、愤怒。这成为美国习俗道德的一个基础。在这七宗罪里,妒忌是唯一不能为罪人带来哪怕是...

阅读全文>>
2013年06月07日 10:10

政治是一种怎样的公民“副业”和“参与”

 

尼采在《看哪,这人》里把有的书看成是“新经验最初的语言”,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去读这样的书,因此以为这书并没有说出什么,至少没有说出他们认为是值得一听的东西。尼采是这么说的,“一本书论及所有各种完全在我们日常经验(甚至稀有经验)之外的经验——它代表连续发生的新经验最初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听到什么东西的。人们就有了听觉上的幻觉,认为听不到什么东西,那就没有什么东西。”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公...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28日 06:20

记忆思想者普里莫·莱维

“自由了,但没有解脱”:记忆思想者普里莫·莱维 

普里莫·莱维常常被人称为二十世纪的但丁,像中世纪的但丁描绘地狱一样,他以极为清晰、透彻的见证,为读者描述了纳粹极权罪恶的人间地狱景象。但是,无论他如何细致地描述这个地狱某个角落中的人物、事件和规则,都可能被没有地狱经验的人们置若罔闻。对于人道灾难的见证者来说,这是一件甚至比灾难本身更可怕的事情。

莱维在他的早期作品《如果这是一个人》中,记述了一个...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24日 07:10

沾光和沾霉气

沾光和沾霉气

 

连带罪过会令人深受其害,连带光荣则能让人因此得利

 

最近,美国媒体报道了一则与希特勒有关的新闻,主角是一位现年95岁的德国老太太,名叫玛格特·威尔克(Margot Woelk)。她最近披露了一个自己保守了差不多一辈子的秘密,那就是她年青时曾担任过希特勒的食物“试吃员”。这是一个她连自己的丈夫也从未告诉过的秘密。

威尔克太太出生于1917年,20岁时与其他14名年青女子一起被派到希特勒的指挥部“狼...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19日 00:03

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学做“精明的公民”

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学做“精明的公民”

 

       许多人厌恶政治,嫌政治不干净,认为政治无非就是权术、阴谋、诡计和欺骗。他们躲避政治,尽可能不与它打交道,只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与它周旋。他们对政治小心翼翼,如避火或是防贼,随时害怕惹祸上身。对于高高在上的政治领袖,他们更是一面当神明供奉,一面当虎狼提防,用马基雅维利的话来说,是不指望政治人物“去实践那些认为是好人应做的事情,因为他要统治国家,...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14日 07:45

希望在“哀大莫若心死”中死去

 

中国人说“哀大莫若心死”,在美国心理学家施奈德(C. R. Snyder的《希望的心理学》一书有一个相似的说法,叫“心理死亡”(psychological death)。其实,在这两个说法中,死去的都不是“心”,而是希望。希望是存在于心灵或灵魂中的东西,一个人没有自由的心灵,便不可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希望。

施奈德把“心理死亡”定义为这样一种状态:“由目标导向的思维衰退,直到像植物般冷漠的程度。”他写道:“一个人心理死亡...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10日 06:28

中国人的良心问题:不做“吃米饭的机器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良心匮缺的时代,我们胆怯、懦弱,看着别人受难,却自己躲在一边;看着强权施虐、却默不作声。虽然我们羡慕有良心的人,为自己没有良心勇气而羞愧,但在现实的考验面前还是会选择不理睬良心地存活下去。良心本身不是道德原则,良心是在处理具体情况时,在特殊场合和问题面前根据某种道德原则所做的选择和行动。这种道德原则往往来自一个人的信仰,尤其是道德信仰。

良心虽然能帮助人辨别对错和是非,但良心本...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03日 20:49

黄河浮尸与人的尊严

黄河浮尸与人的尊严

 

据报道,“黄河兰州段浮尸万具无人管理”的网络谣言曾引起兰州市民及下游群众恐慌。为了更好地处理黄河浮尸,兰州市有关县区将组建专业打捞队,负责辖区内黄河浮尸打捞处理工作。令人毛骨悚然的“浮尸万具”不是一下子发生的,是在过去50年里累积的数字(不是尸体),可见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而没有得到重视。今天,有关单位关注的只是浮尸是否影响了黄河水质,而不是这么多的浮尸曾经是哪些活人,活...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28日 06:50

刻印在人心上的律法

刻印在人心上的律法

 

经常可以听到这样关于“良心”的对话:一个抱怨说,“到处都是欺骗、奸诈、黑心坑人的事情,现在的中国人没有良心”,另一个反驳道,“良心多少钱一斤?少扯些有的没的,日子过实惠了才是真的”。前面一位是对世人普遍的良心缺失感到痛心疾首,而后面一位则是干脆接受这样的现实,在不操闲心和随遇而安中过自己的日子。人们往往只是在最表面、最肤浅的层面上蜻蜓点水般地议论良心问题,很少涉及良心...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16日 06:55

公共话语危机中的“公知” 背运

 

文艺复兴持续了大约两个半世纪,到十六世纪晚期,已经进入了尾声。这个时候,在那些有影响的作家那里,如蒙田和莎士比亚,对古典的热忱已经在不断衰退,虽然古典的影响依然存在并起作用,但已经远不是像以前那么似的深深执着。许多人文主义者虽然对古典任抱有真挚的感情,但已经成为冷眼的旁观者(ironical observer,他们不再信任前辈们的那种热情兴奋和夸大的希望。这种变化明显地反映在这个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古...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12日 12:01

选民对政客的“审慎信任”

选民对政客的“审慎信任”

 

从历史上看,可以说,民主的历程是一个选民被政客“骗”精明的过程。政治人物不断向选民承诺他们想要的东西,以争取他们的选票,但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无法兑现或充分兑现承诺。政治人物不断的承诺和几乎可以预料的拙于兑现,周而复始地把选民“骗”得成熟起来。

然而,这不等于说选民应该再也不要相信任何政客,而是说,即使有了被“骗”的经验,在宪政法治和民主选举制度里,选民们不仅...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07日 21:26

人文与言论

 

人文主义的诸多成就之一便是将“人格”的观念引入了人的言论,它让我们看到,自由或不自由的言论最终会给人打上不同的人格印记。

 

自从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的经典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1860)问世以后,人文主义(humanism,简称“人文”)便成为历史学家和思想史家常用的说法。“人文”有不同的侧重,有的用它来泛指人的尊严,用以区别中世纪以上帝为中心和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有的用它来指人文学...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01日 11:11

宪政法治中的“人民领袖”

 

人民领袖开始造反的时候,都能顺从民意,替他们出头,否则不可能成功。当他们成功了,便会享有相当的尊重,故这种民治国尚可苟安于一时。但是一旦大权 在握,这样的领袖便立刻就会肆意妄为,重新以专制作为统治的手段。
 

     对于一个宪政法治的共和国来说,是否需要人民领袖?需要怎样的人民领袖?他们可以起到何种作用?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早在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里在 讨论共和国的《论李维》中,把“...


阅读全文>>
2013年03月22日 10:42

“神道设教”与“唱红”的伪信仰

 

 重庆的“唱红”像一场热病般的在几乎整个中国传染了一阵子,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包括在美国当教授的)都跟着起哄。香港也不例外,去年2月间,由香港某报主持组织的重庆红歌唱响香江活动,在港隆重登场。数百名专程从重庆请来的男女老少歌手盛妆打扮,登台高唱红歌,唱红团分别在香港大会 堂、香港理工大学及驻港部队军营举行演唱,其中在大会堂的首演,更吸引香港众多政要名人捧场,据称有 1,400人出席观看演出。据说,...

阅读全文>>
2013年03月18日 08:18

比“坏种”更恶劣的是“伪善”

 

20132月,发生在北京的一起轮奸案受到了民众的高度关注,网络上的许多议论都涉及时下老百姓痛恨的特权阶层腐败、跋扈、嚣张和伪善。涉嫌轮奸的当事人之一是李天一,其父李双江以一曲《红星照我去战斗》闻名,是一位文职将军。一年多以前,李天一就因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这次又涉嫌轮奸,成为一名“惯犯”。放在美国,他可能被人叫做“坏种”(bad seed),也就是天生恶劣,难以教育的不良少年。

2010年,美国临床心...

阅读全文>>
2013年03月11日 11:33

“道德正确”的胡说八道

  据报道,亿万富豪陈光标今年又要去旁听两会,届时会对国家大政提出几个建议,其中一个是号召在中国成立“节约粮食日”,“在这个节日里,全国人民不吃饭,饥饿一天,忆苦思甜,回想在饥饿年代的感觉”(下称“光标建议”)。这个建议立刻遭到网民的冷嘲热讽,被当作是又一则具有“光标特色”的胡说八道。

  其实,任何一种胡说八道都有一个说理机制,更确切地说,有一个包含某种谬误的说理机制。光标建议有它自己的道理,...

阅读全文>>
2013年03月06日 07:33

选民给“代表” 打分的时候

  美国总统选举每4年一次,众议员选举每2年一次,在新任总统任期2年的时候举行的众议员选举便称为“中期选举”。总统在这2年里做得好不好,选民是不是满意,直接影响到民众对总统的那一党议员们的选情。如今,奥巴马政府的支持率不高,令许多民主党的候选人非常担心。不仅如此,美国国会众议院道德委员会将对民主党籍资深众议员兰格尔(Charles Rangel)和瓦特斯(Maxine Waters)进行调查和审理,也使民主党害怕这些丑闻会对民主...

阅读全文>>
2013年03月04日 08:41

民主社会中的“良心”

 在美国,许多因价值观分歧而引起的法律案件都能让人们看到个人良心与社会共善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件引起美国法学界和伦理学界讨论的案件: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Albuquerque)有一家由夫妻俩经营的照相馆,叫爱琳照相馆。2006年的一天,有一名叫威罗克(Vanessa Willock)的客人要求店主到同性恋的婚礼上去照相,女店主爱琳·胡格宁(Elaine Huguenin)说:“我们不提供同性恋婚礼的照相服务,但还是谢谢你光顾。”威罗克于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