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12月30日 03:46

人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人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法国社会学家雅克·埃吕(Jacques Ellul)在《宣传:人的态度形成》一书中发现,被别人长期奴役,不能为自己命运作主的人,特别容易接受宣传。宣传在非洲国家特别有效,“无论什么宣传都能一下子奏效,因为他们生活在殖民者领导之下,一直处于低下的地位”。从来没有得到说理机会的人们,习惯了别人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相信。在不允许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们也是一样,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宣...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24日 09:05

统计数字的谎言

统计数字的谎言

 

  我有一位邻居,为了表明他支持美国各地正在发生的“占领运动”,在自己的前院里插了一块牌子,上面是一句占领运动的口号,“我们是99%”,意思是,占领运动对抗的是那个属于1%的富人特权阶层。我跟这位邻居很熟,所以问他,你真的相信这句口号的数字吗?他说,为什么不?我见他说得很坚决,为了保持邻居和气,决定不再与他多说什么。

  我们居住的这个街区,在上个世纪初,随着美国西部铁路的开发,形...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19日 11:43

哈维尔的良知

哈维尔的良知

 

  良知是人对生命意义的特有意识。良知使得人能够就人的存在以及它的意义、价值和目的形成具有普世意义的看法。只有人才有良知,良知本身的对错或真理性则是另一个问题。比起良知的人本体意义,它的认识价值反倒成为其次。只有先确定良知的人本体性,然后才能确定它的真实价值。如果良知是人独一无二的、区别于动物野兽的品性,那么, 良知从何而来?即使当人受制于最邪恶的环境时,良知何以仍然可能?哈维尔对...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19日 11:33

哈维尔的悲剧想象和公共政治

哈维尔的悲剧想象和公共政治

 

  在悲剧创作早已衰微的二十世纪,悲剧的想象似乎越来越离我们远去,人生和公共政治的悲剧想象也就益发可贵。在那些继续能把人生和公共政治引入悲剧境界的思想家中,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哈维尔(Vaclav Havel) 是引人瞩目的三位。他们都有在极权下生活的直接体验。切身感受的灾祸和苦难带给他们对历史的悲剧感受和对政治的悲剧眼光。他们还都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19日 10:31

说理是一种教养

说理是一种教养

 

学习说理不是学习一些能把什么话都“说圆”,把“无理”变成“在理”的技巧,而是通过提供真实的信息、事实、知识去说服别人。说理应当说真话,当然,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有效地说真话,包括条理、逻辑、举例、语言的明晰与生动等等,也都是必要的。

说真话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使对天真烂漫的儿童来说,也是细心教育的结果。人们往往把说真话,不说谎的教育看成是一种德行(道德或品格)教育,这固然...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12日 07:10

古代的“微博”:三议“微博”和“说理”

古代的“微博”:三议“微博”和“说理”

 

有人说,微博是新生事物,如果认为微博不适用于“说理”,那是认识不足,是不能接受新生事物。的确,微博是电子时代的大众传媒新事物。广大的人群能够如此方便、快捷地运用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物件,接受和发送信息,与他人形成一种共同的“人群”关系,怎么不是一件令人振奋的新事物呢?

然而,仅仅这么看微博,只是一个工具意义上的新事物。新工具可以引发新观念,但并非必...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9日 13:15

网络说理要从“变温和”开始

网络说理要从“变温和”开始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说,“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这才叫眼光。”在互联网上,敌对战线彼此一目了然,但要想寻找共同的中间地带,那还真需要斯威夫特所说的那种眼光。

互联网上的敌对战线是以互相谩骂的常用词来划分的,这是他们射向对方的枪炮子弹,一方用的是“西奴”、“汉奸”、“美狗”;另一方用的是“五毛”、“脑残”、“文革余孽”。这两条战线之间只有交火...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6日 07:55

再谈“微博”与“说理”

再谈“微博”与“说理”

 

对我的《微博是好的说理形式吗》(下称“徐文”),曾宪皓先生写了《微博正是好的说理形式》(下称“曾文”)的讨论文章。微博是广为人们运用的传媒方式,公共说理也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讨论微博与说理的关系,目的不是要争一个谁是谁非的最终结论,而是加深对问题的了解,因此,我愿意就曾先生文中提到的几个关于说理和微博的问题再作一点讨论。

首先一个问题便是什么是公共说理的“理”。公...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3日 09:20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今天,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微博成为一种广为运用交际工具,微博发表意见的表达方式也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公共说理的言论。

文化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早就提出了“媒介即认识论”的著名论断,他指出,新的传媒方式一旦被普遍采用,便有可能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30日 22:33

“谴责”和“声讨”不是说理

“谴责”和“声讨”不是说理

 

民声网首发了一篇《燕赵儿女怒烧汉奸报刊》的檄文,配有多张焚烧“南方”报刊的照片,一片杀气腾腾,犹如又回到了“文革”时“批毒草”、“破四旧”、焚烧“封、资、修”书籍的场面。

文章作者署名“朗朗乾坤”,大概是要表现除尽奸恶,扫除黑暗,实现朗朗乾坤的意思。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用笔名来明志的事情历史上有许多先例,美国独立后,在辩论要实现什么样的共和国时,争论的双方都...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28日 02:52

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

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

 

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运用语言的理性交流形式,说理的目的是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说服别人。说服是针对具体对象的,也是为了取得具体效果的。在英语中,说服(persuasion)一词的拉丁词源原义是“敦促”和“甜”,也就是好言相劝,与希腊语中这个词的“令人欢愉”和“甜”是相同的。

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寓言》。太阳与风相互夸口说自己是最强的,他们...

阅读全文>>